新中式衣帽间装修效果图大全-三维家
两会召开在即,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发出了异常严厉的警告,称环境污染正危及中国的增长前景,将这个问题定位为十二五规划的中心主题。
有备而战 该项目的获批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只能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措施。
杨子江说,但是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整体企业的规模有了提高,治理污染的平均成本也会降低, 这本账企业算得比我们明白。在监察人员的坚持下终于打开了门,电极都生锈了,上面落了不少土。因此,在项目确定之前他们做了很多包括技术、管理、制度法规等方面的策划和准备工作,如2005年出台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该项目的总投入可能超过100亿元,大部分消费在现场端的仪器上,一台仪器10万元左右,加上配套设施,一个污染源的监控系统投入在30~50万左右。有一次,环境监察人员去检查发现,检测设备是停着的。
20世纪90 年代到2005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企业违法排污最疯狂的时期。装在现场的监控设备,其实就是一个电子警察,是警察抓小偷的工具。空气中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分别由2005年的0.057毫克/立方米和0.1毫克/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0.042毫克/立方米和0.088毫克/立方米,分别下降了26.3%和12%。
十一五以来,我国环境监测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三是对监测成果的应用还不很充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抓住时机转移工作重心,全面实施《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切实加强监测业务和技术支撑,监测总站的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此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及广州亚运会期间,环境监测都准确反映了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保障活动举办地的环境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对环境监测属性、定位、管理、规范、处罚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做出了系统的规定,为加强环境监测提供了制度保证,也为制订《环境监测条例》提供了基础。今年在适当的时候,部里还将召开国控站能力建设的现场会。
在太湖发生大规模蓝藻事件后,我们组织对太湖、巢湖和滇池开展了蓝藻、水华预警应急监测,并从2009年开始每年对环保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一次全指标监测。(二)要善于抓住重点,抓出亮点十二五国家环境监测重点任务要围绕三个方面来开展,一要围绕国家环境保护任务和公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工作。(二)要坚持将监测数据作为环境管理的基本依据,促进环境监测支撑作用的发挥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五年来,全国环境监测系统按照三个说清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地表水、空气、酸沉降、沙尘天气影响、饮用水水源地、近岸海域、城市噪声、生态等各环境要素的常规监测以及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应急预警监测工作,每年获取上亿个监测数据,为环保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
从人员素质上来看,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大规模的监测技术培训和实施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较五年前有了大幅提高。周生贤部长在前不久结束的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对十一五期间环境监测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年的监测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大大促进了全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从历次监测结果来看,中俄双方对水质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参与联合监测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是认真的、负责的,双方的数据是真实的、可靠的。
(三)监测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监测能力明显增强人员素质和装备能力是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所谓科学监测,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用规范的方法、凭先进的技术、靠严格的管理,高效有序地开展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和监测结论的客观准确。
装备能力是监测工作的基础,没有硬件条件的保障,监测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四)要继续抓好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要提升十二五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狠抓监测技术和科技创新。
影响监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很多,有监测工作不够科学规范的原因,有监测任务繁重人手不够的原因,有极少数监测人员工作态度的问题,更有行政干扰监测数据的原因,其结果必然影响监测数据的质量,使监测数据不能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状况。二是切实抓好十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分析评价工作。2009年环境保护部出台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从制度、装备、人才等方面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同时,成立专门检查组对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兵团环保厅(局)贯彻落实行动计划情况进行检查。各地监测部门在完成常规环境监测任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环境监测领域。过去说不清的,现在能初步说清了。山东省将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率和监测数据准确率与运行补助费挂钩,这促使全省的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率和监测数据准确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
要高度重视监测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十二五环境监测新任务、新要求,把人才队伍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四川省、云南省加强了重金属专项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的基础不仅仅局限在用房和仪器设备等硬能力上,还包括监测技术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等软能力。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规范监测行为,提高监测质量,是满足环境管理对监测工作需要的保障。
山西省制定了《企业污染监测状况考评办法》,法制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2008年9月,环境一号A、B星成功发射,环境监测跨入到多维度、大尺度的新时代。
同时,为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在网上向社会公布地表水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实时数据,扩大了环境监测的社会影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努力完成全国环境应急监测演练任务。江苏省在2010年组织实施了主要污染物减排三大体系能力建设项目,投入监测能力建设的资金达9700万元。环境监测系统多年来重技术、轻管理,发展中遇到不少问题。
三是要大幅提升环境监测整体能力,努力实现市县能监测,省市能应急,区域能预警,国家能监督的设想。同志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各地要抓住国家安排的基层监测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的实施机遇,谋划好市县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和省市监测站应急监测能力建设项目,配合做好环境监测站达标验收工作,进一步夯实监测工作的基础。六是认真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
对存在的以上突出问题,我们要下大力气,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陕西省下大力气建设了高标准的微生物实验室和嗅辨室,监测项目从原来的213项扩至320项。
为指导全国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2010年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新时期的环境监测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以环境风险防范为中心,加强环境预警与应急监测工作,逐步说清重点区域潜在的环境风险。从2007年开始,监测系统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一是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十一五期间,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环境监测法规制度,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二要围绕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加强环境质量监督考核与信息公开。
要注意发挥好县级环境监测站的作用,地方环保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划分市县环境监测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让有监测能力的县级监测站承担更多的监测任务,通过承担监测任务进一步促进监测站的发展。为提高环境监测的应急能力,探索建立应急监测管理制度,今年部里计划组织一次全国环境应急监测演练。
十一五期间,全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超百亿,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三要围绕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国家环境监督需要,提升环境监测整体能力。
评论列表